2008年11月20日,天氣晴,約-5℃ ,往玉山北峰風口、碎石坡、鞍部途中的霧淞
這篇是上週上玉山的照片,要特別提醒本周五出發往奇萊南華的親友團,高山上真的很冷很冷了,週五又有強烈冷氣團,天氣愈轉乾冷,禦寒衣物一定要帶夠,讓我們在安全、舒適的情況下欣賞高山的冬季美景。不確定要怎麼準備衣物的,請務必提問,我會盡量詳細的回答你。
「霧淞」與「霜」形態看似相類,但形成條件和過程有很大差別。霜的形成,通常是攝氏5度左右的晴朗微風夜晚,仰賴強烈幅射冷卻成形,一般為水平方向鋪陳,低海拔的曠野偶可發現。 霧淞則在冰點到攝氏零下7度之間,有霧且風大是重要條件。水氣附著枝葉、累積後急速凍結;也可由霧滴蒸發的水汽形成,所以常呈垂直面附掛,有立體感。
經由放大和分析,可知霧淞呈顆粒狀,為白色不透明的晶體。由於霧中含有無數微小的水滴,在酷寒的天氣裡,小水滴被極度冷卻,一接觸到溫度處於冰點以下的岩石、草木等物體表面,會立刻凍結,成為純白冰晶,而大量凍結的冰晶即是霧淞。
風口柵欄區鐵架上的霧淞↓
北峰碎石坡鐵鍊上的霧淞↓
往北峰鞍部,玉山圓柏枝條上的霧淞↓
霧淞形成的條件
霧淞也稱為霧凍,是一種空氣中水滴結冰的現象。冬季在台灣,溫度低而濕度高時,中海拔至高海拔山區可能出現霧淞,而最有利的形成條件是:山區雲霧籠罩、水氣濃厚並有強風吹拂。霧淞常在物體表面快速凝結,並且大幅累積,使地景瞬間改觀。然而相對地,其質地比較疏鬆,結構也不牢固,遭受風吹或其他外力時,容易碎裂或解體。此外,霧淞狀態並不易維持,真正存在的時間很短,一經陽光照射即融化,氣溫升高後即會迅速消失。
霧淞常常凍結在草木或岩石上,並且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,最後造成羽狀外觀,所以也稱為「霜羽」。羽狀冰晶的長度從幾公分到幾十公分不等,甚至有結成團塊的情況,或者把地面整棵矮樹包裹起來。
玉山圓柏枝條上的霧淞,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,最後造成羽狀外觀↓
銀白色的玉山圓柏↓
覆蓋著冰晶的玉山小蘗↓
小草上的冰晶閃閃發光↓
好漂亮!霧淞讓玉山圓柏變成風帆了!覆蓋了冰晶以後,好像展示櫃裡價值不斐的工藝品 B-)
回覆刪除「風帆」
刪除像極了,加上霧淞形成的原因,風帆真的好傳神
Wa形容的好極了! :-*
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無價!
下個星期就要去爬玉山
回覆刪除看來天氣真的很冷
保暖必須確實啊!!!霧淞真的很美啊! :)
霧淞真的很美
刪除因為很立體,感覺像雕塑作品
祝您有好天氣和美景
這個季節,玉山最好只在乾冷的天氣登頂,若是濕冷造成碎石坡結冰,最好別勉強登頂
好美好美好美~~
回覆刪除覆蓋著冰晶的玉山小蘗 好像掛滿寶石水晶的藝術品~好美
(看到那麼美的霧淞,不知道有沒有人會想要用舌頭嚐嚐看 :P )
往北峰的鐵鍊區風口狂風大作
刪除幾乎沒有拍照
因為試了一次單手放開鐵鍊想拍照
結果差點被風吹走
有人背包套被吹走
背包套瞬間消失在視線之外
如果這時真的用舌頭嚐嚐看鐵鍊上的霧淞
可能會緊緊黏在鐵鍊上,任狂風也吹不走吧 :))
好冷啊.
回覆刪除大貓真厲害啊.
己經變身成為大山貓了
走在大片陰影下的碎石坡風口真的好冷
刪除前面的隊友抓鐵鍊時捉碎了霧淞
霧淞乾硬,伴隨狂風打在臉上還挺痛的
很冷,但是很美
在柵欄區之前還看不到什麼寒冬景緻,超冷又濃霧
所以我做了奇怪的決定,把相機和大背包一起留在柵欄區,後來超後悔
一出柵欄區到風口,有點被眼前的藍白色景象震懾
好相機加專業的取景拍出來的效果,真的不是鱉腳用500萬畫素相機能比的 =D> 唉!我拍的就相形失色許多 :-
回覆刪除老馬go客氣了,
刪除如果不嫌棄
照相的事可以由小的代勞 :D
那怎麼行 >:P 這樣我的部落格沒相片怎麼辦 :(( 再說也要有好運氣能常和妳一起爬山才行呀 :(
回覆刪除好美的霧淞!我喜愛爬山,因四頭肌拉傷久未痊癒 , 已久未爬山 ,跟著你的照片神遊 , 更覺得心癢難耐!
回覆刪除霧淞真的很美、很立體
刪除是大自然的雕塑作品
祝您早日痊癒,重回山林懷抱
我的媽呀!
回覆刪除真是非常的漂亮!
想必那邊因該很冷吧!
是非常冷,攝氏零下五度
刪除如果是濕冷就會下雪了
但當天清晨是乾冷+強風+陽光直射前=霧淞最佳條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