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馬
到外地跑馬拉松,有經濟或豪華的玩法,端看個人時間、預算、心情、是否有可以一同小旅行的朋友同行...,我這次時間緊促,只好用金錢換取時間效益,因為媽媽不在家不能幫我餵貓狗,我採取在有足夠時間充分休息的前提下最能快去快回的策略,最後決定搭高鐵轉往竹山的客運來回,夜宿會場提供的竹山國中活動中心(冷氣開放無蚊蟲很舒適),週六下午4:30台北出發,週日下午2:30回到台北,算是相當有效率,至於花費的部分,為了趕時間搭高鐵,提前訂到早鳥八折票,自備行動寢具夜宿會場免費,整個行程緊湊卻完全沒犧牲休息時間,整體安排還可以囉。
竹山馬很特別的地方是補給站特多,共二十多個補給站,平均兩公里左右就會有補給站,這點可能很怕缺水的跑友會覺得很貼心,我個人倒是覺得標準的每5K補給就可以了。可能因為大會以補給站為重心?其它就有一些比較陽春的狀況,比如交管實在可以再稍微加強,我不贊成全面封路造成太大干擾,但分階段管制確實有必要,路上遭遇的車速有點快感覺有點危險,最後領獎要等非常久才能確認名單,遠地來的選手多少覺得不便,且獎盃據說趕不及製作要後補寄上。
竹山馬是我第一次在全馬賽事中使用馬拉松表和心跳帶,意外發現對我的散漫個性很有幫助。可能性格中少了些戰鬥因子, 又通常都是自己練跑, 我沒什麼鬥志,大概只會去追走路的人,因為我覺得我不應該跑輸走路,跑步時我很少去追前方快速穩定的目標,被追過去也只是告訴自己我累了吧,就聽身體的順順跑完吧。
問題是,跑量不夠多,相關知識也很少的我,自以為「聽身體的」,其實並沒聽懂。今天借助心跳帶,在一直被超越的路段我發現自己心率很低,一加速也就再跟上了,可見有時我覺得身體累了,其實只是自己懶了。
不同於以往參加賽事「就跑下去再跟著感覺跑啊」的習慣,我這次賽前有稍微想一下要怎麼借用Garmin 220的助力讓這場賽事成為一個有參考價值的練習,我參考了自己用接近馬拉松破四最低配速的速度跑10K的心率,當時覺得這個速度跑10K可以用鼻子順暢呼吸跑來還算輕鬆愉快,平均心率146,於是決定以心率140當竹山馬的參考值,過程中感覺自己掉速很多時(屢試不爽,這種情況發生時,看錶就會發現心率也掉很多),就專心把心率拉高一點點。我只有保留每公里的提示音,把練跑時會用的提醒都關掉,因為42.195的路程路況變化多,太多的警示音會讓我覺得很忙很焦慮,我想要探探自己的進步空間,但我會保護跑步這件對我來說單純愉快的事不被焦慮干擾
很幸運有機會參加Garmin 220全馬破4計畫,一群人有共同目標,有兩位專業教練指導,有Garmin專業跑步錶+心跳帶試用14週及技術支援,計劃結束後有機會得到這隻錶及心跳帶或以相當優惠的價格購入,有平台可以討論、提問、參考路線、及分享大家的跑步生活。目標還在前面,但我已經得到很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